![]() |
廣東 1542 確診,無疫苗可預防瀏覽:5128![]()
|
2025 年 4 月 14 日,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發佈疫情通報,3 月全省猩紅熱病例達 1542 例,較 2 月增加 641 例,顯示疫情進入季節性高發期。廣州市疾控中心提醒,4 至 6 月為猩紅熱流行高峰,該病無疫苗可預防,兒童及青少年為主要易感人群。專家呼籲,家長應注重孩子衛生習慣,及早識別症狀並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導致嚴重併發症。![]() 猩紅熱症狀與傳播 需警惕併發症 猩紅熱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發,為乙類傳染病,通過飛沫(如咳嗽、打噴嚏)或接觸受污染物品傳播。3至15歲兒童最易感染,症狀包括發熱(39℃-40℃)、咽喉炎、皮疹(耳後、頸部蔓延,壓之褪色)及草莓舌。北京兒童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陳天明指出,鏈球菌可引發侵襲性感染,影響血液及組織,嚴重時導致敗血症或毒性休克。網友分享,患病孩子出現全身皮疹「像雞皮疙瘩」及手部脫皮,顯示症狀顯著。專家強調,猩紅熱症狀與流感相似,切勿自行用藥,應及早就醫確診。 治療與隔離 抗生素為關鍵 陳天明表示,猩紅熱需使用抗生素治療,患者應多休息、補充水分,並按呼吸道傳染病隔離至少6天。成人感染可能無典型症狀,但咽喉帶菌仍具傳染性,需抗菌治療。治療期間,患者必須遵醫囑完成療程,避免擅自停藥導致細菌耐藥,影響療效。廣東省疾控數據顯示,2025年3月病例激增,反映疫情傳播力強,學校及幼兒園為主要傳播場所。專家建議,學校應加強晨檢及通風消毒,及時隔離確診學生,阻斷傳播鏈。 預防措施與公眾教育 提升免疫力為重 目前無猩紅熱疫苗,預防需從個人衛生入手。廣州市疾控中心建議,家長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在咳嗽、進食前及外出後。確診患兒應居家隔離,患者用具需煮沸消毒,家具擦拭消毒,衣物暴曬1-2小時。高發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外出佩戴口罩。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及充足睡眠有助提升免疫力。專家提醒,猩紅熱高發期與流感季重疊,家長應警惕發熱、咽痛、皮疹等症狀,及時就醫。廣東疾控計劃加強學校宣傳,提升公眾防病意識,遏制疫情擴散。 |
|
|
猜你可能會喜歡: | ||
![]() 瀏覽:656 長期不吃早餐,患癌風險增加 | ![]() 瀏覽:4609 關於痔瘡的 6 大謠言 別再錯下去了! | ![]() 瀏覽:1235 煮雞蛋為什麼蛋黃會變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