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小肉粒:油脂粒、疣如何分辨?

臉上小肉粒:油脂粒、疣如何分辨?

瀏覽:609

臉上小肉粒:油脂粒、疣如何分辨?

臉上出現肉粒,不僅影響外觀,更可能隱藏健康問題。皮膚科醫生指出,常見的臉上肉粒包括扁平疣、汗管瘤、粟粒疹(油脂粒)及皮脂腺增生,雖然外觀相似,但成因與治療方式大不相同。本文將詳細解析這四種皮膚問題,幫助您正確辨識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臉上小肉粒:油脂粒、疣如何分辨?


1. 扁平疣 (Flat warts)

成因:由人類乳突狀病毒(HPV)第3及10型感染引起,具傳染性。

症狀:肉色或啡黃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細小顆粒,約1至4毫米,常見於面部、頸部、手背等處。

治療:

1. 外用藥物:如A酸藥膏。

2. 物理治療:冷凍治療、電灼治療、二氧化碳激光治療。

3. 注意事項:扁平疣可能自行消退,但免疫力較弱者復發風險高。

臉上小肉粒:油脂粒、疣如何分辨?


2. 汗管瘤 (Syringoma)

成因:小汗腺內的汗管細胞增生,與遺傳、荷爾蒙及皮膚老化有關。

症狀:肉色或米白色、表面平滑的細小圓形丘疹,約1至3毫米,常見於眼周、前額等處。

治療:

1. 二氧化碳激光治療:可縮小汗管瘤體積,但難以徹底清除深層組織。

2. 手術切除:適用於較大或明顯的汗管瘤。

3. 注意事項:治療後可能復發,需定期追蹤。

臉上小肉粒:油脂粒、疣如何分辨?


3. 粟粒疹 (油脂粒,Milia)

成因:角質異常堆積形成的小型囊腫,分為原發性(遺傳)與繼發性(皮膚受傷或藥物使用)。

症狀:珍珠白或黃白色、圓形細小顆粒,約1至2毫米,常見於眼周、面頰等處。

治療:

1. 針挑法:用消毒針挑破後擠出內容物。

2. 二氧化碳激光:鑽洞後清除堆積物。

3. 注意事項:部分粟粒疹可能自行消失,無需特別治療。

臉上小肉粒:油脂粒、疣如何分辨?


4. 皮脂腺增生 (Sebaceous hyperplasia)

成因:皮脂腺增生肥厚,與皮膚老化及荷爾蒙變化有關。

症狀:肉色或黃白色、中央凹陷的圓形丘疹,約1至3毫米,常見於額頭、鼻子等皮脂腺旺盛處。

治療:

1. 二氧化碳激光治療:常用且疤痕風險低。

2. 口服A酸:適用於嚴重病例,但停藥後可能復發。

3. 注意事項:治療後可能出現色素沉澱,需加強防曬。

皮膚科醫生建議

正確診斷:臉上肉粒種類繁多,建議由皮膚科醫生進行專業評估。

治療選擇:根據症狀嚴重程度及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預防復發:保持良好的皮膚護理習慣,避免過度使用刺激性化妝品或藥物。




Health Bank 保多康:電療膝痛帶
電療膝痛帶結合熱灸、磁療及低頻電療,迅速舒緩痛楚、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適合日常關節護理, 5-30 分鐘產生熱感,消腫鎮痛,讓關節靈活輕鬆。

Health Bank 保多康:至尊養生蟲草
至尊養生蟲草含 99% 純度蟲草菌絲體 Cs-4 及輔酶 Q10,改善肺氣不足、失眠、鼻敏感及抗疲勞。補腎益精,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脫髮,提升記憶力。加拿大製造,品質保證。
猜你可能會喜歡:

瀏覽:1563
脂肪比豬肉還多的水果,你知道是哪一種嗎?

瀏覽:6729
怕胖就該選脫脂奶嗎?很多人都喝錯了

瀏覽:2055
喝再多水還是口渴,當心這 6 種疾病!


返回主頁

@ 2019-2025
最後更新:2025-05-15
文章數:8165 / 閱讀量:59880675


創富路 Richroa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