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腸胃炎吃什麼最快好?腸胃炎飲食清單瀏覽:186![]()
|
腸胃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主要分為病毒性腸胃炎和細菌性腸胃炎兩種類型。根據新竹台大分院的衛教資料,這兩種腸胃炎的主要症狀均包括「上吐下瀉」,嚴重時可能伴隨發燒。傳染途徑涵蓋接觸傳染、飛沫傳播及糞口傳染,需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病毒性腸胃炎:水瀉與嘔吐為主 病毒性腸胃炎又稱腸胃型感冒,常見症狀包括腹痛、嘔吐、腹瀉、發燒、食慾降低及倦怠,有時還會合併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主要致病病毒包括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及腺病毒,這些病毒傳染力強,症狀通常持續 3 至 7 天。 細菌性腸胃炎:可能出現血便或黏液便 細菌性腸胃炎多因飲食受污染或接觸環境中的細菌而引起,主要症狀為水瀉(次數可達數十次)、腹痛及嘔吐,嚴重時可能出現黏液便或血絲便。常見致病菌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症狀通常持續 5 至 10 天。 腸胃炎飲食重點:防止脫水與電解質流失 營養師李婉萍指出,腸胃炎飲食照護的首要原則是「防止脫水」。若出現大量水瀉或出汗,除了飲水外,可適度補充運動飲料以緩解電解質流失。急性腸胃炎通常在 2 至 3 天後會改善,但病癒初期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再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腸胃炎需要禁食嗎? 除非症狀嚴重到每吃必拉、連飲水都會吐,否則不建議長時間禁食。嚴重情況下可禁食 6 至 8 小時,並配合點滴治療,以讓腸胃休息。一般情況下,應盡量正常飲食,以提供身體足夠能量,幫助腸胃道修復。 腸胃炎飲食清單:7 大方向 專家建議,腸胃炎初期飲食應以易消化的澱粉類食物為主,如稀飯、米湯、土司等,並可適量攝取清蒸鮮魚、蘋果及香蕉。營養師李婉萍則提出以下 7 大飲食方向: 1. 採取溫和飲食,選擇低纖維且易消化的食物。 2. 以精製澱粉為主,如白粥、白吐司、白飯等。 3. 選擇低油脂蛋白質,如魚肉、雞胸肉或豆腐。 4. 避免牛奶及奶製品。 5. 選擇質地細嫩的蔬菜,避免高纖維蔬菜。 6. 選擇去皮水果,如蘋果、香蕉等。 7. 初期以澱粉為主,後續逐步加入蛋白質。 腸胃炎飲食階段建議 階段 1:以稀飯、白吐司等純澱粉為主,補充熱量並預防脫水。 階段 2:加入低油脂蛋白質,如瘦肉、蒸蛋等,幫助腸道修復。 階段 3:逐步增加纖維量,選擇麵條、豆腐及高麗菜等溫和飲食。 腸胃炎適合的水果與禁忌食物 腸胃炎期間可食用蘋果、香蕉及木瓜,這些水果含果膠,有助止瀉。但應避免高纖維水果如芭樂及棗子。此外,腸胃炎期間應避免辛辣、油炸、高糖食物,以及乳製品、咖啡、茶及酒精飲料。 益生菌與營養補充建議 益生菌對急性腸胃炎有助益,可縮短腹瀉時間並改善腸道健康。營養師建議選擇有口碑且經過臨床試驗的益生菌產品。此外,補充鋅、酵素及薑黃等營養素,有助抗發炎、修復黏膜及減輕腸胃負擔。 ![]() 相關聯結:保多康:益體健 🔗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掌管人體70%以上的免疫系統。腸道內存在超過400種的細菌,當中有害菌也有益生菌。醫學研究指出,腸道菌種失衡或害菌滋生容易引起腸道敏感等常見腸道問題,單靠某一菌種難以全面改善。 保多康「益體健」特選12種高活性益生菌,每粒膠囊含有高達45億活性益菌,能有效增強腸道免疫力、幫助消化、清除毒素、應付惡菌入侵。其特有的STAR®三層抗胃酸植物膠囊更能確保100%益生菌直達腸道, 發揮至強功效,絕對是腸道健康的第一防線。 |
|
|
猜你可能會喜歡: | ||
![]() 瀏覽:155 濕疹的成因及治療方法 | ![]() 瀏覽:1723 睡姿不正確,往往很容易生病 | ![]() 瀏覽:6392 連環屁不斷,小心是大腸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