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新選擇:大豆異黃酮的秘密

女性健康新選擇:大豆異黃酮的秘密

瀏覽:97

女性健康新選擇:大豆異黃酮的秘密

不少女性選擇服用大豆異黃酮產品來保養身體,但您是否了解大豆異黃酮的特性及其對人體的影響?以下將詳細說明大豆異黃酮的來源、作用以及攝取建議,幫助您更清楚地了解這種天然化合物。

什麼是大豆異黃酮?

大豆異黃酮屬於多酚類化合物,是大豆在生長過程中形成的次級代謝產物,常見種類包括染料木黃酮、大豆苷元、黃豆黃素等。作為一種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可結合雌激素受體,發揮類雌激素及調控內源性雌激素的功能。因此,大豆及豆製品成為其主要的膳食來源,如豆腐、豆漿和腐竹等。

自 20 世紀初,人類便發現大豆中的這類化合物,並在 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對其進行提取和人工合成研究。流行病學數據顯示,長期攝取大豆的亞洲人群,其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明顯低於西方國家的人群。

大豆異黃酮對人體的五大益處

雌激素樣活性

大豆異黃酮在體內具有雙向調節雌激素的作用,對圍絕經期綜合徵有顯著改善效果。研究顯示,絕經後女性若每日補充大豆或大豆提取物超過 3 個月,可有效減少潮熱頻率,改善更年期不適。

抗氧化作用

大豆異黃酮可抑制氧自由基及過氧化氫生成,減少 DNA 氧化損傷及脂質過氧化,從而發揮強大的抗氧化功能,保護細胞免受損害。

改善骨質疏鬆

大豆異黃酮或其代謝產物能與成骨細胞中的雌激素受體結合,促進骨基質生成及骨礦化,對絕經後女性的骨質疏鬆具有改善作用。

降低乳腺癌風險

研究表明,大豆異黃酮可促進雌激素代謝向抗癌物質轉化,並通過抑制氧化反應、促進細胞凋亡及抑制細胞增殖,降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

保護心血管健康

對於絕經後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發血脂異常的女性,大豆異黃酮的類雌激素效應可有效改善脂質代謝,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攝取建議與注意事項

大豆及豆製品(如豆腐、豆漿、腐竹)是日常獲取大豆異黃酮的主要來源。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預防乳腺癌的建議攝取量為每天 55 毫克,而改善骨質疏鬆的有效劑量為每天 80 毫克。然而,過量攝取可能導致不良反應,包括胃腸不適(如惡心、腹瀉)及其他症狀(如水腫、皮疹)。對於絕經後女性,最高耐受量建議為每天 120 毫克,而男性及絕經前女性目前尚無明確限量標準。

了解大豆異黃酮的功效及攝取方法,有助於合理地將其納入日常飲食中,促進健康生活。



猜你可能會喜歡:

瀏覽:3612
5 種增加患癌風險的煮食習慣

瀏覽:6364
晨勃消失要注意,嚴重恐致命

瀏覽:3230
男性愛發脾氣,與性功能障礙有關


返回主頁

@ 2019-2025
最後更新:2025-02-05
文章數:7430 / 閱讀量:57905680


創富路 Richroa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