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可以發光瀏覽:177![]() 延伸閱讀: 1. 尼斯湖水怪 2025 年再次被拍到 🔥 2. 特斯拉自動駕駛,致命車禍賠 2.4 億美元 3. 中國這地方開始核酸檢測 🔥 4. 海嘯波已抵達日美沿海 5. 美對墜毀 UFO 外星技術逆向工程
|
一項由加拿大阿爾戈馬大學哈利·凱西(Hallie Casey)領導的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可以發出一種稱為「超弱光子發射」的閃爍光芒。這項發現於 2025 年 6 月 24 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並指出這種現象是代謝能量流動的結果。電子在氧化過程中退化時會失去能量並釋放出光子,這些光子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被極其敏感的現代光電探測器捕捉到。 超弱光子發射與大腦活動的關聯性 凱西及其團隊的研究表明,這種超弱光子發射不僅是一種獨特現象,而且還可以作為評估大腦氧化應激反應、老化過程及神經退行性變的重要指標。此種光子發射是由神經遞質和生物物理刺激觸發的,即使在細胞靜止時也會產生。該團隊使用了一種特別設計的腦電圖帽進行監測,帽子連接著電極和光電倍增管,用以記錄大腦活動中所產生的最微弱光線。 研究者們專注於大腦左枕葉和右顳葉區域,分別負責視覺處理及學習與音樂記憶等非語言信息。他們發現來自這兩個腦葉的超弱光子發射信號具有獨特頻率,能夠與背景噪聲區分開來。在實驗中,測試對象在完成聲音相關任務時,無論是睜眼還是閉眼狀態下,大腦中的超弱光子發射情況都會有所不同,且與腦電圖帽檢測到的大腦活動高度相關。 潛在應用前景展望 專家認為,這種技術未來可能輔助診斷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如早期腦腫瘤、興奮性毒性病變、輕度創傷性損傷和神經毒性損傷等。由於超弱光子發射與氧化代謝密切相關,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來觀察那些過去無法直接看到的生物過程。 雖然目前腦電圖成像技術尚不能取代核磁共振成像,但隨著科技進步,這一領域有望取得更多突破,從而讓我們對於人體內部運作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
猜你可能會喜歡: | ||
![]() 瀏覽:1955 研究發現:吸煙引致陰莖癌 | ![]() 瀏覽:22309 研究證實:越愛喝酒的女人 智商越高! | ![]() 瀏覽:8363 洗澡究竟是要早上洗還是晚上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