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 6 對夫婦便有 1 對不育瀏覽:100![]()
|
醫學界指出不育問題已成為現代夫妻的常見挑戰,平均每 6 對夫婦中就有1對面臨此困擾。不育的定義為夫妻在未採取避孕措施的情況下,定期行房一年後仍未能成功懷孕。男性不育的主要成因通常與精子數量不足或質素欠佳有關,而這類問題往往缺乏明顯病徵,僅在生育計劃受阻時才被發現。 男性不育的多元成因 男性不育的成因複雜且多樣化。研究顯示,約三成不育個案源於男性因素,其中精子生產問題最為關鍵。遺傳性疾病如先天性睪丸發育不全或唐氏綜合症可能導致精子數量減少;感染如性傳播疾病或流行性腮腺炎亦會影響精子產能。此外,隱睪、精索靜脈曲張、睪丸扭轉等健康問題,以及長期服用促蛋白合成類固醇、癌症藥物或抗高血壓藥等藥物,均可能損害精子質素。荷爾蒙失衡如腦下垂體腫瘤雖較少見,但同樣可能干擾精子生成。免疫系統異常導致的抗體攻擊精子、性交功能障礙如勃起困難或射精異常,以及部分陰道潤滑劑對精子的殺傷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預防與早期干預策略 預防男性不育需從生活細節入手。安全性行為可降低性傳播感染風險,戒煙及節制飲酒則能避免精子受損。避免濫用促蛋白合成類固醇,並在服用其他藥物時諮詢醫生對生育的影響,是重要防範措施。此外,遠離高溫環境(如頻繁使用桑拿)及有害化學物質,亦有助維持精子健康。若嘗試生育一年未果,夫妻雙方均需接受檢查,以釐清問題根源。 診斷與治療的科學途徑 確診男性不育需透過多項專業檢查。精液分析用以評估精子數量與活力;血液及尿液檢測可排查感染或荷爾蒙異常;基因測試則針對染色體異常進行診斷。針對輸精管或射精管閉塞問題,X光造影檢查能提供明確影像,而睪丸活組織檢查則直接分析精子生產狀況。治療方案依成因而定,包括抗生素治療感染、荷爾蒙調節療法、手術修復結構性問題(如精索靜脈曲張),或借助試管嬰兒及子宮內精液注射等輔助生殖技術。補充維他命 E、B12、C 及鋅亦可能改善精子質量。 心理支持與生命抉擇 不育問題常對男性心理造成壓力,引發自我懷疑或挫敗感。專家建議夫妻坦誠溝通,共同面對挑戰,並可透過專業輔導機構如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的「生育指導服務」尋求協助。若治療無效,領養子女亦是可行選擇,相關申請可向社會福利署領養課查詢(電話:35951935)。面對不育,理性與情感支持缺一不可,及早行動才能為人生規劃開拓更多可能。 |
|
|
猜你可能會喜歡: | ||
![]() 瀏覽:12227 指甲上月牙越多,代表身體越健康? | ![]() 瀏覽:1818 這 6 類食品不怕過期,放越久越值錢 | ![]() 瀏覽:4476 大家都說多吃牛肉可以補鐵,是真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