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 AI 真人工,創始人面臨訴訟

假 AI 真人工,創始人面臨訴訟

瀏覽:99

假 AI 真人工,創始人面臨訴訟

2025 年 4 月 13 日,美國司法部宣佈,AI 購物應用 Nate 的創始人兼前首席執行官 Albert Saniger 因涉嫌欺詐投資者被起訴。Nate 聲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一鍵結賬」購物體驗,吸引逾 5000 萬美元投資。然而,調查揭露其運營依賴菲律賓呼叫中心的人工操作,而非真實 AI 技術。此案不僅暴露初創企業誇大技術能力的亂象,亦引發業界對 AI 行業透明度的深思。

欺詐詳情與運營真相

Nate 於 2018 年成立,宣稱用戶可通過單次點擊從任何電商網站購物,獲多家知名風險投資公司青睞,累計融資超 5000 萬美元,包括 2021 年一輪 38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Saniger 向投資者承諾,Nate 的核心技術能實現無人工干預的自動化交易,僅在極端情況下需人工輔助。然而,美國司法部紐約南區檢察院調查顯示,Nate 的自動化率實際為 0%,大量交易由菲律賓呼叫中心的數百名人工承包商完成,與其 AI 宣傳嚴重不符。

資金耗盡與投資者損失

2022 年,媒體曾質疑 Nate 過分依賴人工操作,惟 Saniger 未予回應。2023 年 1 月,Nate 資金耗盡,被迫出售資產,投資者幾乎全損。Saniger 已於 2023 年離任 Nate 首席執行官,轉任紐約風險投資公司管理合伙人。美國司法部指控其在融資過程中故意隱瞞真相,誤導投資者,導致巨額損失。此案成為近年 AI 初創公司虛假宣傳的典型案例,敲響行業警鐘。

行業亂象與類似案例

Nate 並非唯一誇大 AI 能力的企業。近年,多家初創公司被揭發以人工操作冒充 AI 技術。例如,2023 年一家免下車服務公司被指同樣依賴菲律賓人工團隊;另一法律科技公司亦因類似問題受質疑。專家指出,AI 行業快速發展吸引大量資本,但部分企業為獲融資不惜虛構技術能力,損害投資者信任。此類事件暴露行業監管漏洞,凸顯技術驗證的重要性。

法律後果與社會影響

Saniger 現面臨欺詐指控,若罪成將承擔嚴重法律後果。美國司法部強調,將嚴厲打擊虛假陳述行為,保護投資者權益。此案對 AI 行業敲響警鐘,促使投資者更審慎評估初創企業的技術實力。專家建議,監管機構應制定更嚴格的披露標準,要求企業公開技術細節,確保融資透明。同時,投資者需加強盡職調查,避免被誇大宣傳誤導。

未來展望與行業反思

此案揭示 AI 行業在快速擴張中的隱患。隨著技術競爭加劇,企業需平衡創新與誠信,確保產品功能與宣傳一致。業界呼籲建立獨立技術評估機制,防止類似欺詐重演。對消費者而言,事件提醒公眾警惕過分誇張的科技承諾,理性看待新興應用。Nate 醜聞或推動 AI 行業走向更規範的發展道路,為技術與商業的健康融合提供借鑑。




Health Bank 保多康:強肝
強肝含牛磺酸、洋乳薊等 6 大天然成分,促進肝細胞再生,減輕煙酒、熬夜或疲勞對肝臟的負擔,提升解毒功能。針對夜生活人士、應酬族羣及肝臟健康欠佳者,助排毒護肝,改善皮膚偏黃問題。

Health Bank 保多康:電療膝痛帶
電療膝痛帶結合熱灸、磁療及低頻電療,迅速舒緩痛楚、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適合日常關節護理, 5-30 分鐘產生熱感,消腫鎮痛,讓關節靈活輕鬆。
猜你可能會喜歡:

瀏覽:267
DeepSeek AI 瘋狂擴招!部分職位年薪破百萬

瀏覽:1340
Bill Gates: AI 將消滅 Google Amazon

瀏覽:906
伍佰跨年晚會表演,螢幕出現恐怖鬼面


返回主頁

@ 2019-2025
最後更新:2025-05-02
文章數:8068 / 閱讀量:59617181


創富路 Richroa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