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蘋果病」大爆發

日本「蘋果病」大爆發

瀏覽:1506

日本「蘋果病」大爆發

近來日本「蘋果病」疫情快速蔓延,成為當地醫療體系的焦點。根據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東京及琦玉等地的蘋果病感染病例激增,自 2024 年 12 月 1 日以來,已記錄近 800 起案例,創下自 1999 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該病在台灣亦有零星通報,引發公眾對此疾病的關注。本文將全面解析蘋果病的特徵、傳播途徑及預防方法。

日本「蘋果病」大爆發


蘋果病是什麼?症狀與傳播途徑全剖析

蘋果病學名為傳染性紅斑(Erythema infectiosum),因患者臉頰出現紅疹而被稱為「蘋果病」,另有「第五病」(Fifth Disease)的名稱。此病是由小 DNA 病毒 B19 引起,主要影響兒童及青少年,傳播途徑包括飛沫、唾液或鼻腔分泌物接觸等。秋冬季是高峰期,每隔 3 至 7 年會有一次大流行。

此病通常在感染後會終身免疫,但部分患者在潛伏期內(約 4 至 20 天)可能無明顯症狀,仍具有傳染性。患者感染後,病毒會先導致類似感冒的症狀,隨後進入紅疹期。

三階段症狀進展 如何辨別蘋果病

第一階段(感染初期):

感染後的 7 至 14 天內,患者咳嗽、流鼻水、喉嚨痛,伴隨低燒及疲憊症狀,感染力最強。專家建議此時應居家休養。

第二階段(紅疹期):

兩週後,患者臉頰出現典型紅疹,嘴周皮膚相對蒼白,紅疹維持 5 至 10 天,傳染性已明顯降低。

第三階段(恢復期):

疹子可能蔓延至四肢、軀幹,部分病例會伴隨輕微搔癢。受熱(如陽光或熱水浴)後,紅疹可能復發但通常無痛感。

高風險族群與成人感染影響

蘋果病主要感染 5 至 15 歲兒童,對成年人影響較小,但孕婦、免疫功能低下者及血液疾病患者可能面臨較高風險。

孕婦風險:

在懷孕期間感染,可能影響胎兒,罕見情況下導致流產或死胎。

成年人症狀:

多數成年人已具抗體,感染機率低,但若感染,症狀多為關節痛及輕微感冒,不易出現紅疹。

日本疫情與台灣情況對比

日本衛生部門指出,東京、琦玉病例數激增,神奈川縣在 12 月初發布警訊,川崎市病例達每家醫療機構平均 4.05 例,橫濱市為 2.45 例。相較之下,台灣目前病例數仍屬零星,衛福部尚未出台針對性措施。但專家表示,近兩週的病例增幅值得關注,建議加強監控。

預防與治療:保持警覺減少傳播

由於蘋果病無疫苗,防範措施集中在個人防護:

1.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酒精消毒。

2. 配戴口罩,避免接觸患者分泌物。

3. 盡量避免用手觸碰口鼻。

治療方面,蘋果病無特效藥,以症狀緩解為主。多休息、多補充水分,必要時服用退燒或止癢藥物。不過,切勿給兒童服用含阿斯匹靈的藥物,以免引發雷伊氏綜合症(Reye Syndrome)。

專家提醒:及早就醫減少併發風險

儘管大多數病例可自癒,若出現嚴重關節疼痛、持續高燒或疹子極度癢的情況,應及早就醫,確保健康無虞。疫情期間家長需特別注意孩子健康變化,並向學校或醫療機構通報異常情況,以便採取必要措施防控傳播。



猜你可能會喜歡:

瀏覽:93
泰國載有33名中國遊客遊艇傾覆

瀏覽:340
中國發生聚集性疫情,4 人接觸後感染!

瀏覽:597
東南亞旅遊退訂潮:旅行社面臨嚴峻挑戰


返回主頁

@ 2019-2024
最後更新:2025-01-14
文章數:7281 / 閱讀量:57563413


創富路 Richroa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