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敘利亞,為何一日變天?瀏覽:707![]()
|
2024 年 12 月 8 日,敘利亞政局迎來歷史性轉折。反對派領導人哈迪·巴拉在經過僅十餘天的猛烈軍事攻勢後,宣布「阿薩德政權已經垮台」。敘利亞軍方確認,自 1971 年開始的阿薩德家族兩代統治宣告結束。據悉,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已離開大馬士革,目前去向成謎。總理穆罕默德·加齊·賈拉利則公開表示,期望與反對派合作重建國家,但對於巴沙爾的具體下落,他僅透露最後一次聯絡是在 12 月 7 日晚間。 反對派行動迅速,媒體畫面顯示他們已進入總統府,並衝擊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有消息指,大使館人員早前已撤離大馬士革。令人關注的是,在整個過程中,敘利亞政府軍幾乎未進行任何抵抗,部分部隊甚至越境撤往伊拉克。這一切讓反對派武裝幾乎是「兵不血刃」地推翻了阿薩德政權。 ![]() 內戰中的長期博弈 自 2011 年內戰爆發以來,敘利亞局勢一直複雜多變。反對派雖然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內部分歧顯著,例如美國支持的庫爾德力量與土耳其支持的叛軍互相敵視,但此次竟在短短十餘天內完成了對阿薩德政權的顛覆。究其原因,並非反對派實力驟增,而是政府軍快速潰敗所致。 回顧阿薩德政權的危機,最初的爆發點可追溯至 2011 年「阿拉伯之春」。當時國內反對勢力高漲,敘利亞也接連遭遇國際壓力:同年 11 月,阿拉伯國家聯盟取消敘利亞成員資格;2012 年,伊斯蘭合作組織也採取類似行動。與敘利亞關係原本良好的土耳其更在內戰初期轉而要求巴沙爾下台,並透過軍事干預和支持反對派擴大影響力。 內戰期間,敘利亞不僅面臨「伊斯蘭國」(IS)等極端組織的威脅,還承受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多重打擊。儘管在俄羅斯與伊朗的援助下,巴沙爾政權自 2017 年後逐步恢復穩定,但國內經濟疲軟、腐敗橫行、失業率高企等問題依然存在。這些因素為民眾不滿埋下伏筆,也削弱了政府軍的戰鬥意志。 ![]() 外部支持的瓦解 敘利亞局勢的急劇變化,很大程度上與外部力量支持的減弱有關。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戰爭,伊朗則因國內經濟問題和民眾抗議分身乏術,雙方對巴沙爾的援助能力和意願大幅下降。與此同時,土耳其積極扶持敘利亞反對派,並公開表態「敘利亞未來應由人民決定」。 此外,以色列是否在本次政局變化中扮演角色,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敘利亞政局的動盪與重組顯然符合以色列的戰略利益,但具體介入程度仍有待觀察。 未來的不確定性 在這場「一日變天」之後,敘利亞的未來充滿未知數。反對派雖然迅速佔領大馬士革,但內部深層矛盾和外部勢力對敘利亞政治重建的角力,註定會令局勢更加複雜化。隨著權力真空的出現,能否避免新一輪衝突將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
猜你可能會喜歡: | ||
![]() 瀏覽:238 60 歲偽娘 1600 條偷拍視頻 | ![]() 瀏覽:253 12 歲女童家中遭 21 歲網友性侵 | ![]() 瀏覽:83 這地頻發中國女性綁架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