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善解人意,其實是在傷害自己

過度善解人意,其實是在傷害自己

瀏覽:468

過度善解人意,其實是在傷害自己

在這個重視和諧的社會,許多人認為壓抑自己的攻擊性是一種高修養的表現,然而這種觀念卻常常讓人深陷壓抑與自我攻擊的循環。事實上,過度的善解人意可能是一種對自己的「軟暴力」,它削弱了我們捍衛自我、表達內心真實情感的能力。

當一個人「不敢」、「不能」、「不會」合理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捍衛權利,這並不是所謂的成熟,而是一種缺乏原則的表現。守護自己的行為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如果我們無法在生活中展現適當的攻擊性,這往往意味著我們處於自我壓抑的狀態。這種壓抑不僅讓人失去活力,還可能導致身體的緊繃和內心的倦怠。

為何壓抑攻擊性會損害身心?

壓抑攻擊性的人常常看似溫和、親切,但細心觀察會發現,他們的善良背後可能隱藏著某種不自然的距離感。他們害怕衝突,害怕表達真實的想法,甚至害怕拒絕他人。這種「虛假的和善」不僅讓他們與他人之間難以建立深層的連結,也會讓自己內心承受巨大的壓力。長此以往,這種壓力不僅損害心理健康,還可能影響生理機能。

如何正視並運用攻擊性?

攻擊性是人類的原始本能,並非需要外求學習的能力。我們需要做的,是重新理解攻擊性的意義,並學會以健康的方式表達。以下是一些實踐的方法:

接受自己的情緒

憤怒並不可恥,它是內心界限被觸碰時的自然反應。試著靜下心來問自己:「這份憤怒的來源是什麼?我的需求是什麼?」這樣的自我對話能幫助你逐步探索恐懼或壓抑的根源。

練習表達需求

在小事上練習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意見。即使起初感到彆扭或不自然,也不要因此放棄。表達的頻率多了,便會漸漸養成習慣,內心也會感到更為舒展。

允許自己不完美

很多人害怕展現攻擊性,因為擔心被人討厭或誤解。但要記得,人際關係中的健康界限才是真正的和諧基石。當你學會適度捍衛自我,你的善良才會更有力量,也更真實。

重新定義「可愛」與「不好惹」

一個真正可愛的人,不是永遠壓抑自己取悅他人,而是能在需要時展現剛毅與力量。當善良與堅定結合時,才能讓人感受到你的真誠與可靠。

結語

攻擊性並非與善良相矛盾,而是守護自我的一部分。當你學會擁抱自己的攻擊性,你會發現,內心的壓抑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充沛的活力與更真實的情感連結。記住,善良與強大並不衝突,做一個可愛而不可輕犯的人,才是真正的智慧與成熟。




Health Bank 保多康:前腺通
前腺通含鋸棕櫚、黃柏及蒼朮,改善前列健康及排尿問題,提升睡眠質素。香港中文大學臨床實證,適合 40 歲以上男士,加拿大製造,天然草本配方。

Health Bank 保多康:腎通特強
腎通特強含東革亞里、瑪卡及鋸棕櫚,改善夜頻、脫髮、腰酸,提升腎氣及精力。適合腎氣不足、機能衰退人士,助您重拾活力,強健體魄。
猜你可能會喜歡:

瀏覽:11145
你的不自律,正在慢慢毀掉你!

瀏覽:1301
赤裸裸人性 14 則

瀏覽:12056
狼若回頭,必有理由。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返回主頁

@ 2019-2025
最後更新:2025-06-13
文章數:8252 / 閱讀量:6047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