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常五大烹飪習慣,暗藏致癌風險瀏覽:912![]() 延伸閱讀: 1. 神預知崩盤,30 分鐘賺 2 億美元 2. 元朗三車相撞致交通擠塞 3. 全球警訊:青少壯死亡率攀升 4. 37 歲狂攬 1200 億!華男登美國最年輕富豪 5. UFO 頻現,專家指蟲洞入口
|
做飯雖然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一些不經意的烹飪習慣,卻可能悄悄地增加了致癌的風險。以下五個常見的習慣,或許正是你忽略的健康隱患。 1. 油冒煙才下菜:隱藏致癌物 許多人習慣等油冒煙後才放食材,但這樣做會使油溫過高,導致生成丙烯醯胺等 2 類致癌物質。這些有害物質隨著高溫時間的增加而增多,對健康構成威脅。為了減少風險,應在油冒煙前放入食材。 2. 不開抽油煙機:看不見的危害 炒菜時不使用抽油煙機會使大量有害物質在空氣中瀰漫,這些油煙不僅刺激皮膚,還容易進入呼吸系統,引發呼吸道疾病。研究指出,長期吸入烹飪油煙,會使女性非吸煙者罹患肺癌的風險增加 3.79 倍。因此,保持廚房通風,正確使用抽油煙機非常重要。 3. 使用「土榨油」:美味中的隱憂 土榨油因未經精煉,可能含有大量雜質且煙點較低。這種油在高溫烹飪過程中更容易產生有害物質,甚至可能含有超標的黃曲黴毒素,這是一類公認的致癌物質。為了健康,應選擇經過檢驗合格的食用油。 4. 反覆用油:致癌物累積 多次使用同一鍋油會讓油脂中的有害物質逐漸累積,尤其是「苯並芘」,這是已被證實的 1 類致癌物。為避免健康風險,最好每次烹飪都使用新鮮的油。 5. 過量使用鹽:不只傷害心血管 過鹹的飲食習慣不僅會增加高血壓、中風及冠心病等風險,還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長期下來可能引發胃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鹽的攝取量應控制在 5 克以內,以降低健康風險。 |
猜你可能會喜歡: | ||
![]() 瀏覽:850 秋冬流感高峰!8 種食物助增強免疫力 | ![]() 瀏覽:5879 咖啡到底健不健康?關於咖啡的 10 個真相 | ![]() 瀏覽:8313 肝癌並非毫無徵兆,上廁所時有這3情況,說明肝臟已經受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