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 15 分鐘瀏覽:828延伸閱讀: 1. 日本流感大爆發!5個月950萬人感染 2. 大S徐熙媛離世享年48歲 3. 泰國開始打算,切斷五緬甸電詐供電 4. 深圳 9 歲女童遭鱷魚噬咬 (有片) 🔥 5. 深圳文錦渡口岸發生大爆炸 (有片) 🔥
|
想開始工作卻遲遲不能進入狀態;立下的目標總會找借口不啟動;打開一本書,看了兩眼就想刷手機……我們的進度條好像總是停在最開始的階段。一再拖延、總是啟動失敗會帶來無力感和挫敗感,導致人們破罐子破摔,更不願意開始。都說萬事開頭難,怎麼才能踏出第一步?也許試着堅持 15 分鐘就可以。 一個輪子想要轉起來,一開始肯定要花大力氣去推動,但努力不會白費,輪子一旦轉起來,就會越轉越快、形成慣性,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飛輪效應」。做事情也一樣,如果能撐過最開始難熬的時段,就會越發順利地進入狀態。一般來說,任務開始初期的 10~15 分鐘是最容易分心的,也最容易失去耐心,如果能強迫自己全神貫注堅持 15 分鐘,後期就很難中斷它。 從延遲滿足的實驗來看,人們拒絕誘惑、堅定意志的時間大約為 15~20 分鐘,設定 15 分鐘可以幫助我們在意志力消耗殆盡之前進入慣性狀態。此後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活躍度提升,啟動「飛輪效應」,助推任務完成。另外,「15 分鐘」也是一種安慰劑,暗示着「做 15 分鐘就能結束」,降低了心理壓力和任務負擔,可以輕鬆地啟動任務。 利用好「堅持 15 分鐘」原則,提高行動力,還需要藉助一些輔助手段。 一是做好心理激勵。就像運動員要進行賽前動員一樣,在任務開始時,一定要堅定信心,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務必撐過 15 分鐘。這個小小的心理儀式能幫助轉換認知,從拖拉模式變成開干模式。 二是強力執行 15 分鐘。剛開始使用這個方法時,可以設定鬧鐘來提示,15 分鐘之內,不論干多干少,干好乾壞,都要堅持下去。直到鬧鐘響起,你可以選擇繼續或是中途放棄。達到 15 分鐘的目標后,也許有的人會鬆一口氣,但更多的人會選擇繼續,因為當你越來越接近目標,堅持下去的意願就會蓋過放棄的想法。 三是隨時踐行這個習慣。如果強力執行 15 分鐘沒有想象中那麼難,接下來就要保持這個好習慣,把它運用到生活工作學習的方方面面。每當自己要拖延時,立即啟動 15 分鐘計劃,久而久之,大腦會適應這種模式,即便沒有定時鬧鐘和外界約束,也能按照這個模式執行下去。 四是隨時反饋、及時調整。15 分鐘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每個人可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比如意志力、專註力確實比較差的人,可以從堅持10分鐘開始,最好不低於 8 分鐘,否則起不到「飛輪」效果;而那些覺得堅持 15 分鐘很容易的人,可以擴展到 20 分鐘;已經適應了 15 分鐘的人,也可以逐漸增加時間。不論如何,都要在實施一周后觀察其有效性,即啟動技術有沒有幫助你克服拖延、提升執行力?如果效果良好,那就持續 21 天,鞏固這個習慣;如果還是拖拖拉拉,說明 15 分鐘太容易,需要加時;如果總是中途放棄,則要降低難度,減少時限。 |
猜你可能會喜歡: | ||
瀏覽:2785 成年後才能明白的 10 個心境轉變 | 瀏覽:2220 年關 3 大忌,違者必有災! | 瀏覽:8763 十個觸目驚心的「別以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