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在責備中長大瀏覽:668延伸閱讀: 1. 一天兩宗致命工業意外 2. 35 歲諧星成龍突猝逝,官方悲痛證實 🔥 3. 陝西女子,遭丈夫灌麵湯窒息死亡 4. 上海街單位突發火災,火舌吞噬佐敦唐樓 5. 賭場黑名單女子,借友人證件搏殺半年
|
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跑步時磕破了腿,結果招來父母一通責罵,這樣的家庭比比皆是。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很多家長對孩子習慣性責備,凡事否定,以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成才。殊不知,這樣做往往事與願違。 孩子大錯小錯都會被責備,甚至無意中犯了錯也會遭受懲罰,就會覺得自己很笨、很糟,一無是處。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自卑、畏難、逃避責任,甚至破罐子破摔。以後遇到困難或犯了錯,也不會主動向父母求助,反而會找借口掩飾甚至撒謊欺騙,親子之間的信任蕩然無存。有的孩子甚至會滋生怨恨,出現對抗行為。 現實中有不少這樣的案例,父母責備孩子不認真、沒能力、怯懦,結果竟然一語成讖,孩子長大就真的變成了這樣的人。 腦科學研究發現,經常被父母責罵、訓斥的孩子,體內的應激激素水平高,會導致大腦結構發生變化,負責記憶和情感控制的海馬體明顯縮小,其後果是智力受損、記憶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腦子真的會變笨。 當孩子無論有意無意犯了錯,父母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盡量平復情緒,做到心平氣和,好好說話。當父母非常疲勞、焦慮、身體不適,或者有其他煩心事時,應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再和孩子交流。 第二,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凡事對事不對人,指出孩子具體的問題,切忌用「從來」「一直」「永遠」這樣的字眼,否則就會變成人身攻擊。比如,「今天你沒有檢查書包,所以把作業本落在家裡了」,而不要說「你總是丟三落四」。 第三,明確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很多事情家長覺得,孩子只要做的不對就是「態度問題」,其實是孩子不知道怎麼做的「能力問題」。家長應做出明確的示範,讓孩子明白應該怎麼做,更有利於改正。比如作業本忘在家裡了,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列出書包物品清單貼在牆上。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有時需要重複幾次才能熟練掌握。一些複雜問題,比如減少考試「粗心」或保持房間整潔,沒有固定的解決方法,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展開頭腦風暴,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且定期復盤,不斷優化最佳方法。第四,及時鼓勵肯定。當孩子做得好時,家長應及時肯定孩子,來強化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性,慢慢地形成好習慣。 當孩子遭遇挫折和失敗時,家長首先應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和尊重,讓他感覺到被理解、被接納。這是孩子在成長中遇到困難挫折時,汲取力量的重要源泉。接着,幫助孩子學會辯證地去看事情,明白面對困難和挫折不要躲避,要想辦法從中學到東西,有收穫。當孩子遭遇被否認、被拒絕的負面體驗,家長在認同孩子情緒,給予他支持和理解的同時,也可以讓他換個角度思考,體會他人的感受,學會尊重、理解和接納別人。 還可以給孩子指出樂觀的前景,比如解決好這個問題,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就有辦法應付了,將壞事變為好事。最後,啟發孩子一起思考可以怎樣做,教給孩子解決問題、尋求幫助的方法。在這個指導過程中,家長來當軍師,讓孩子主動想辦法,多嘗試,鍛煉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孩子做得好,除了誇獎,家長也要跟他一起去總結分析原因,讓他明白是哪些因素促使了成功,進一步鞏固和強化。 無論孩子犯錯還是遭遇失敗,家長要做的是「蹦床」,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托得住」,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把錯誤與失敗當成一個學習和積累經驗的過程,讓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坦然面對失敗,這樣孩子才能「彈得更高」,不斷成長。 |
猜你可能會喜歡: | ||
瀏覽:4205 研究顯示「媽媽比上班族更需要休假」 | 瀏覽:12866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 瀏覽:8309 最偉大的教育,就是媽媽的情緒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