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世人誤會孟子 2000 多年了瀏覽:3311延伸閱讀: 1. 賭場黑名單女子,借友人證件搏殺半年 2. 屯門鹹水管爆裂,路面澤國行人困島 3. 王寶強遭舉報詐欺 4.5 億 4. 港澳日新聯手掃黃,日本 AV 女優現身案中 5. 2025 年 4 個超旺的星座
|
中國有句古話叫「百善孝為先」,可見「孝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中國最早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中提到「善事父母為孝」,後來,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又說「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由此可證,古人所說的「孝」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與美德。 在古代,關於「孝順」還有一個荒誕的故事。漢朝有個農民叫郭巨,家裡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兒子出生後負擔更重,郭鉅的母親常常把飯菜省下來讓孫子吃。郭巨心中十分愧疚,便和妻子商量著要把兒子埋了,好讓老母親吃口飽飯。虎毒尚且不食子,郭巨竟狠心埋掉兒子,還被當成是孝順的典範,聽完之後,心裡泛起陣陣酸楚。 接下來,要為大家帶來一句關於孝順的俗語,俗語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想必大多數人都聽過這句話,卻鮮少有人知道下半句,其實下半句才是精髓,被世人誤會了 2000 多年。 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多數人是這樣理解的,不孝的事情有三件,沒有後代是頭等大事。 因為此句簡潔明了,又出自儒家大師孟子,所以便被後人廣為稱頌,如今成了家長們催生孩子的口頭禪。其實,孟子的原意並非如此,要想了解此句的真正含義,必須先搞清楚它的下半句。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下半句為「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下半句是孟子舉的一個例子,說的是舜當年沒有告知父母就娶了妻子,這是對父母最大的不孝,若為君子理應告知父母。舜生活在遠古時期,不用受封建禮制的約束,更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規矩,因此他娶妻子時不告知父母並沒有錯,為什麼孟子會對此事如此痛惡呢? 舜貴為上古三帝之一,孟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學宗師」,兩人究竟有何深仇大恨,導致孟子用如此狠話來批判舜。其實,兩人之間原沒有糾葛,只是所處時代不同所引發的矛盾。在舜生活的年代,沒有禮樂制度,以致人心渙散,孟子寫下此句不是為了批判舜,而是為了喚起人們對禮樂的重視。 在生活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已經成了老人們催生的口頭禪,人們也以為「沒有為父母誕下子孫便是不孝」。 實際上,人家孟子表達的根本不是這個意思,孟子所說的無後是指「沒有告知父母就娶了妻子」,那才是對父母最大的不孝。 現代的我們為什麼會誤解這句話的意思呢?其實是在後來漢代時,一名叫趙岐的人寫了《十三經注》,在文中表達了他對於孟子的話的看法:「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這其中他就將「沒有生育後代」視為第三種不孝,也是最為不孝的一種行為。從此,人們便誤以為這就是孟子所想要表達的原意,造成了這上千年給華人社會所帶來的誤解。 |
猜你可能會喜歡: | ||
瀏覽:11510 什麼叫幸福? | 瀏覽:3699 陳冠希:大不了從頭來過!你懂的! | 瀏覽:20373 朋友越來越少,反而說明你正在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