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天學點心理學:鳥籠效應 #消費陷阱瀏覽:1345![]() 延伸閱讀: 1. 中國又減持美債,持有規模下降至第三 2. 小學生被老師拎起,懸空 3 樓窗外 3. 一張圖片 FBI 前局長暗示暗殺特朗普 4. 一來月經就頭痛,可能是這種重病 5. 中國空間站,首次發現新物種!
|
鳥籠效應的由來 1907年,詹姆斯和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打賭。詹姆斯說:“我有個辦法,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卡爾森根本就不相信,因為他從來沒有養鳥的計劃和打算。 沒過幾天詹姆斯帶著一隻精緻的鳥籠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卡爾森。卡爾森覺得詹姆斯一定會輸,鳥籠只會作為工藝品存在。但是沒料到,從此以後,卡爾森家裡只要來客人,看到那隻空鳥籠,都會不解地問卡爾森他的鳥去哪了,卡爾森只好不停向客人解釋他從沒養過鳥,然而,每次卡爾森這樣回答,都會換來客人困惑的目光。卡爾森教授只好真的買了一隻鳥放進鳥籠,詹姆斯的“鳥籠效應”就這麼成功了。 生活中的鳥籠效應 鳥籠效應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物品後,不自覺的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而的東西。當人們看到一件物品時,很容易聯想到和它相近的另一事物。 回想一下生活中的鳥籠效應 你有沒有曾經因為因為外賣的滿減,點了一大堆根本吃不下的東西?擁有了一個精美空花瓶,而忍不住買上更多花去擺放?因為買了一雙新風格的鞋子,為了搭配這雙新鞋子而買上新的衣服、裙子、化妝品?這就是鳥籠效應在作怪。 鳥籠效應的多面性 在大多數時候,人們都會受制於強大的慣性思維,認為鳥籠就是用來關鳥的,認為有了優惠券就要用掉,然後就這樣不自覺走入了消費陷阱。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鳥籠效應也是如此。若一件商品本來對你就不是必需,那又何必踏入這一步步沼澤之中,無法自拔。而有時候善加利用,也能轉化為正向能量為我們所用。 鳥籠效應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區別是你要怎麼去使用它。 如何應對鳥籠效應 當你察覺自己或身邊的人成為籠子的俘虜時可以試用以下這三個方法來避免被困在“鳥籠”裡。 ① 學會斷捨離 ② 拒絕直線思維 ③ 控制自己的慾望正視 人的許多心理困擾都來自自我的迷茫。當我們開始為了某個未來感到焦慮時,總會幻想著自己能做些什麼事情來緩解。但實際上的一些所作所為,大部分時候不但無法幫助我們擺脫困擾,反而會越來越擔憂。 願我們都能走出“鳥籠”,不被鳥籠束縛自由。減少不必要的,增加有效的,這才是鳥籠效應的真正啟迪所在。 |
|
|
猜你可能會喜歡: | ||
![]() 瀏覽:2287 從打招呼習慣用語看性格 | 打招呼心理學 | ![]() 瀏覽:1378 打招呼 4 種反應 看清楚對方 | 打招呼心理學 | ![]() 瀏覽:1079 每天學點心理學:吸引力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