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發現腸息肉就要切除

為什麼一發現腸息肉就要切除

瀏覽:1031

為什麼一發現腸息肉就要切除

現代醫學中,人體黏膜表面的贅生物稱為「息肉」。大腸息肉,又稱結直腸息肉,是常見的腸道良性病變之一。據統計,約 90% 的大腸癌由腸息肉惡變而來。

腸息肉是怎麼形成的

腸息肉的大小、形態不一。小至幾毫米,大至幾厘米;數量上可從一個至數個不等,甚至整條腸子都是。若某一部位有兩個以上的息肉,就是「多發性息肉」。

近日,消化病學國際頂級期刊《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臟病學》刊登的一篇綜述指出,結直腸息肉分為腺瘤性、炎性、增生性和錯構瘤型息肉,而腺瘤性息肉通常被認為是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幾乎所有的結直腸癌都起源於腺瘤性息肉。

為什麼一發現腸息肉就要切除


臨床發現,近九成結直腸癌的發生髮展會經過“正常黏膜—炎性細胞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變”的轉變過程。腸道黏膜受到炎症刺激會出現損傷,如果未及時治療,就會形成腸息肉。

綜述提到,部分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吸煙、飲酒、不良飲食習慣(如脂肪、紅肉攝入水平較高),以及環境暴露因素可導致結直腸癌的發生。

綜述強調,吸煙與結直腸息肉(尤其是遠端鋸齒狀息肉)風險尤為密切相關。

什麼樣的腸息肉會惡變

從息肉到進展期結直腸癌,時間跨度可達 5~10 年。

腸息肉初期沒有明顯癥狀,只能通過體檢篩查發現。發現息肉后,醫生會根據其大小、形態、病理結果類型來決定治療方式。

一般來說,帶蒂、直徑小於2厘米、表面光滑、活動度好的息肉是良性的;

黏膜下扁平、直徑大於2厘米、表面有出血或潰瘍的,往往提示息肉惡變。

從息肉大小看

一項納入 55 萬多個息肉的研究顯示,長徑在 1~5 毫米、6~9 毫米、10 毫米及以上的息肉,病理性質為進展期腺瘤性息肉的比例分別是 0.6%、2.1%、13.4%,而腺瘤性息肉是結直腸癌最主要的癌前病變。

因此,《中國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內鏡診治共識(2023)》建議:

長徑大於等於5毫米的息肉,建議內鏡下切除;

小於等於5毫米的非腺瘤性息肉,進展為結直腸癌的可能性極低,特別是位於乙狀結腸和直腸的多發性息肉,若活檢證實為非腺瘤性息肉,則無須切除;

對於凹陷、扁平、鋸齒狀或有絨毛成分的息肉,即使小於等於5毫米,也建議切除。

從鏡下形態看

邊緣平坦、光滑、圓潤的息肉,通常是良性,若小於等於5毫米,可以隨訪觀察。

如果外觀粗糙,有凹陷、扁平、潰瘍、出血或壞死、星芒狀開口,惡性病變的可能性很大,一定要切除。

從病理類型看

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等為非腫瘤性息肉,良性居多,其中增生性息肉最不容易惡化。

腺瘤性息肉(如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鋸齒狀病變、遺傳性腸息肉綜合征均為腫瘤性息肉,惡性居多。

儘管只有約5%的腺瘤性息肉會惡變成癌,但85%~90%的結直腸癌是由腺瘤性息肉發展而成。因此,腺瘤性息肉不論大小都建議切除。

發現腸息肉最好切除

目前,我國醫生更傾向於切除腸息肉。2020 年,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在各項腫瘤中排名第二位,死亡率排名第三位,且由於結直腸癌篩查比例較低,發現時多為中晚期。

瑞典科學家去年曾在《柳葉刀-胃腸病學與肝臟病學》雜誌發表一份涉及十餘萬病例的大規模研究,提出所有息肉都有癌變的可能。

醫生建議,普通人群應從 50 歲開始,每 5 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林奇綜合征、黑斑息肉綜合征,或既往發現有結直腸腺瘤的高危人群,從 40 歲起就要開始篩查;

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人群篩查的時間要提前,如果父輩曾發現結直腸癌,子輩要提前 10 年做腸鏡隨訪,發現息肉必須切除。

腸鏡檢查后,如果發現有腸息肉,檢查頻率要更密集,之後 3 年每年都需要做腸鏡檢查,根據息肉生長情況確定下一次檢查頻率。

切除息肉不等於「一勞永逸」,需要定期複查。

此外,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作息規律、適度運動、體重正常,多吃新鮮蔬果,少吃肥甘油膩食物,避免胃腸道慢性疾病,同時減少吸煙、飲酒或藥物刺激等,以防結直腸癌的發生。



猜你可能會喜歡:

瀏覽:3616
特別愛出汗,到底是壞事還是好事?

瀏覽:3921
40 歲出現 2 現象,代表已有老花眼了

瀏覽:3262
使用吸油紙,可以預防長痘?


返回主頁

@ 2019-2024
最後更新:2025-01-09
文章數:7239 / 閱讀量:57493604


創富路 Richroa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