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歲女童玩水後感染食腦蟲

5 歲女童玩水後感染食腦蟲

瀏覽:148

5 歲女童玩水後感染食腦蟲

近日,一名家長在社交平台上發佈求助信息,其 5 歲女兒於 6 月 7 日及 14 日游泳和泡溫泉後出現頭痛、低熱、嘔吐、抽搐並昏迷不醒,最終被診斷為感染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俗稱「食腦蟲」),引發廣泛關注。專家指出,這類自由生活阿米巴感染概率極低但致死率高,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

5 歲女童玩水後感染食腦蟲


認識「食腦蟲」:真相與誤解

近期,一則關於兒童因游泳和泡溫泉而感染「食腦蟲」的報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食腦蟲」,學名為自由生活阿米巴,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它能通過鼻腔進入大腦,引發急性阿米巴腦膜腦炎;巴拉姆希阿米巴則更常見於皮膚小傷口或吸入塵土進入體內;棘阿米巴則多與隱形眼鏡相關角膜炎有關。

為什麼這種病以前很少聽說,現在卻似乎「暴發」了?專家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過去診斷技術有限,很多病例未被正確識別。隨著分子檢測技術的進步,這些病例得以確診,從而引起媒體和公眾的注意。實際上,這類病例在我國非常罕見。

極低的感染率與極高的致死率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指出,自由生活阿米巴的感染概率極低,但在中國南方等氣候較暖地區,由於水溫適宜,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旦感染,由於其繁殖速度快且能夠繞過人體免疫系統,導致病情迅速惡化,病死率極高。

當福氏耐格里阿米巴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後,會在數小時內快速分裂,造成組織壞死。此外,免疫系統對抗感染時釋放的炎症介質會進一步加劇腦水腫和顱內壓升高,使得治療變得更加困難。因此,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對於提高生存率至關重要。

如何預防「食腦蟲」感染?

面對這種令人聞風喪膽的寄生蟲,預防措施其實並不複雜。王新宇強調,只要避免一些高風險行為,基本上可以將風險降至最低。例如,在夏季玩水時,應特別注意不要讓水直接衝入鼻腔,這是典型的感染途徑之一。使用洗鼻壺時,應用煮沸過的水或消毒水,以防止福氏耐格里阿米巴進入鼻腔。

此外,隱形眼鏡佩戴者應特別注意衛生,避免用受污染的水清洗隱形眼鏡,以防棘阿米巴感染。進行園藝活動時也應小心,避免皮膚上的小裂口成為巴拉姆希阿米巴入侵的入口。

醫療機構的角色與挑戰

在處理「食腦蟲」感染時,醫療機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首先,由於該病早期症狀與普通病毒性腦膜炎相似,如高燒、劇烈頭痛、嘔吐等,容易被誤診。其次,許多有效的治療藥物由於分子量大、毒性強,難以穿越血腦屏障,給治療帶來了額外的困難。

王新宇指出,如果懷疑感染了「食腦蟲」,患者及其家屬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向醫生提供詳細的病史信息,包括最近是否曾在水域活動以及是否有水進入鼻腔的情況。這樣有助於醫生及時作出正確診斷,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結語:了解風險,科學預防

總之,「食腦蟲」雖然名字嚇人,但其感染概率極低,只要遵循基本的用水衛生原則,就可以有效降低風險。公眾不必過度恐慌,但應保持警惕,尤其是在參與水上活動時。了解這些寄生蟲的傳播途徑,並遵守相應的預防措施,是保護自己免受感染的最佳方式。



猜你可能會喜歡:

瀏覽:39
泰國總理佩通坦被停職

瀏覽:288
7-11 店內暴力畫面曝光

瀏覽:1359
飛東京航班急墮 9000 米 (視頻)


返回主頁

@ 2019-2025
最後更新:2025-07-01
文章數:8362 / 閱讀量:60820524